第二届中国钙钛矿与叠层电池产业化论坛与2025成都光伏展协同举办-展会新闻-2025第八届成都光伏储能产业大会|四川光储博览会|通威光伏展,官方网站

第二届中国钙钛矿与叠层电池产业化论坛与2025成都光伏展协同举办

第二届中国钙钛矿与叠层电池(大西南)产业化论坛将于2025年11月15-16日在天府之国成都召开。主办方将携与会嘉宾实地参观考察通威钙钛矿中试线。

日前,通威在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对公司长期竞争力的持续提升,耗资超28亿元打造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全面布局TOPCon、HJT、xBC、钙钛矿/晶硅叠层等光伏主流技术,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支出超过5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光伏板块共计获得授权专利数量3069件。

公司在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领域持续以“面向量产”为根本目标进行研发,攻克了钙钛矿的两步法均质化成膜难题,开发创新的界面精细修饰技术,不断释放叠层电池的效率潜能。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企业,通威在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研发方面持续走在行业前列。2025年8月,通威股份光伏技术中心钙钛矿研发团队在能源领域顶尖学术期刊《ACS Energy Letters》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系统阐述了宽带隙钙钛矿在制绒硅基底上的结晶调控机制,为提升叠层太阳能电池性能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研究团队完善了蒸镀—溶液两步法钙钛矿结晶成膜理论体系,为全制绒叠层电池的均质化成膜难题提出了简便有效的解决策略。

该方案通过可量产的工艺和设备,在全制绒商用硅基底上制备出成分均匀、缺陷减少的钙钛矿薄膜,最终实现31.58%(认证31.4%)的光电转换效率,创下基于商用硅电池的叠层电池最高纪录。

该项目成果不仅完善了钙钛矿成膜机理,也为高性能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工业生产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工艺优化方向,推进了叠层电池技术的产业化进展,并展现了通威在叠层领域的领先技术实力。

在钙钛矿-硅叠层电池领域,通威选择兼容现有异质结产线的技术路线,基于气相沉积-溶液两步法的反应机理和瓶颈,通过两步法钙钛矿工艺的系统性调控,实现商业化制绒薄硅底电池上高保型钙钛矿成膜及叠层器件整体优化。

为更好地推动公司叠层电池的发展,通威已于2022年第三季度建成钙钛矿/硅叠层电池实验室,以叠层电池的产业化为开发目标,选择兼容现有异质结产线的叠层技术路线,重点攻克叠层电池设计、绒面保型成膜、界面钝化、低温金属化及组件封装等关键量产技术瓶颈。

目前实验室研发效率达到34.69%,210半片全尺寸电池效率达到27.52%,实现首件标准版型叠层组件下线,在2025年第三季度建成兆瓦级叠层试验线。

未来,通威将基于完整的研发体系,继续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并结合210半片平台、薄片化、无银金属化和0BB等晶硅特色技术,加速推进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的量产转化进程,为光伏行业开辟“效率30%+”的新赛道,助力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第二届中国钙钛矿与叠层电池(大西南)产业化论坛”将于2025年11月15-16日在天府之国成都召开。主办方将携与会嘉宾实地参观考察通威钙钛矿中试线。

更多展会信息请关注: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 文章来源展会官网:www.cipfc.com 了解预订展位详情!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