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多地分布式光伏可接网容量归0?加强电网灵活调节能力才是根本之道!

自2021年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政策下发以来,全国分布式光伏迎来爆发式增长,并迅速超过了集中式光伏装机量。

640.jpg

而分布式“狂飙”2年之后,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省市分布式并网容量就开始出现“飙红”现象,分布式入网容量已经十分紧张。而到2024年初,已有多地分布式入网容量为0。

1月4日,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建宁县2023年四季度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信息的复函》,复函显示,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建宁县分布式光伏已接容量14.82MW,在途容量5.9MW,可新增开放容量为0MW。

1月5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也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为0MW的报告。

而除上述两个地区外,据业内媒体统计,近日来,已有包括山东、黑龙江、河南、浙江、广东、福建、河北等地陆续发布分布式光伏接网承载力情况评估,在已发布的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地区中,据不完全统计,超过5省118个县市可开放容量为0。


暂缓备案 配置储能

640 (1).jpg

分布式并网容量为0,则意味着项目装好后无法接入电网。在这背后,则是由于分布式发电具有不稳定性特点,在我国分布式发电比例日益提升下,对电网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并网容量进行了限制。

为解决这一难题,各地纷纷出台限制措施,其中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要求项目配置储能,这也是2023年储能装机飙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间接的措施则包括对分布式项目并网进行限制,例如暂缓、暂停分布式并网。

据媒体统计,2023年四季度以来,就有包括安徽、广东、河南、湖南等超过20个省、市地区出台政策规范分布式光伏市场,其中包括暂缓分布式光伏备案,或规定不得开工、不予并网情形。

其中主要根据各地区分布式并网容量来进行管控,例如支持绿色地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对容量告急的黄色、红色区域分布式光伏则进行暂缓、暂停等,待落实消纳条件后,再行开发建设。

那么,已经并网的分布式项目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也不尽然,对于一些消纳压力高的区域,甚至有地区出出台政策,禁止已并网项目电力反送电网。

如2023年11月23日,内蒙古首批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清单通知中就规定,对于未按申报方案及核准(备案)要求建设,储能配置、自主调峰水平等关键技术指标不满足实施细则要求,以及新增负荷未全部投运的项目,不允其并网发电。

此外,对于已并网项目,若投产后运行能力达不到申报方案提出的生产曲线水平,并由此导致弃风、弃光问题,造成的投资损失由相关企业及所在盟市自行承担,禁止市场化并网项目所发电量反送电网消纳。

以上的限制措施均因并网压力所致,对此业界认为,在新能源的大趋势下,加强电网灵活调节能力才是根本之道,市场也在呼吁加快电网建设,增强电网消纳能力。

目前,各地区也在加快电网设施建设,在此之前,仍主要限制发电侧并网,或要求配储等,在此之前,分布式并网或仍面临压力。

对于光伏项目来说,强制大比例配储意味着投资方不但无法从电站获得发电收益,甚至会承担一定比例的亏损,如果进一步考虑锂电池容量衰减等因素,储能设备的度电成本恐怕还要更高。

但长远来看,目前光储一体所面临的成本困境,是产业新兴赛道所面临的常规问题,随着技术革新及规模提升,光储一体的经济性迟早会体现出来。

现在回望看十年前的光伏产业,那个时候很多人说不如煤电,毫无经济性。但我们走过来了,并且依然坚信高成本桎梏会被解决,正如光伏降本增效的成功,储能也会有这一天,不远了。

特别声明:本网站所转载其他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在线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