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年发电1156万kW·h!国内首个大规模“光伏+气膜”项目正式接电!

12月2日,位于常州录安洲码头四个超显眼的“气墩墩”,全面调试完成这标志着国内首个超大规模“光伏+气膜”光伏电站项目将正式迎来接电。1.jpg

一直以来,港口运输的煤炭、砂石等散料堆场在装卸作业、堆存及运输过程中会有大量粉尘废气“甚嚣尘上”。

今年3月,录安洲码头气膜大棚应运而生,这是长江流域码头最早使用气膜技术实现全封闭作业的散货堆场,用来全面提升港口码头生态环境。

2.jpg

这4座大棚位于录安洲港区一、二期散货堆场内,看上去就像4个巨型大面包,总投影面积超27万平米,一次可堆存矿石等散货150万吨。每年发电量可达1156万千瓦时,预计一年可减少9500吨二氧化碳排放。3.png

不久前,巨型“气墩墩”盖上一层“蓝被子”,这些阳光下闪闪发光的蓝块块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组件,可实现600万千瓦时供码头自用,占年发电总量的52%,剩余电量还可上送电网获得收益。4.png

如今“气墩墩”正式进入2.0时代,不仅能有效避免露天作业的扬尘问题,同时通过光伏发电,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在全国率先开创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全新应用场景,展现着绿色智慧的“硬核”担当。



在线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