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酒泉: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集群化发展
近年来,酒泉积极抢抓“双碳”重大机遇,认真贯彻全省强工业行动推进大会精神,依托丰富的风光电资源禀赋和良好的区位优势,按照“基地化推进、大电网外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坚持资源换产业,整体打捆配置,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攻坚战,新能源产业发展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0年至2022年,新增新能源装机944万千瓦,是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启动建设以来13年的近一半,新能源装机累计达到2102万千瓦,风电装机占全省的67%,光伏装机占全省的38%,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大格局。始终把新能源作为推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位产业,系统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统筹谋划、重点推进,以建设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链、建成全国新能源产业示范区为目标,坚持全市“一盘棋”,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规划、统一开展前期工作、统一打捆审批,统一电力接入、统一“四通一平”工程的“五统一”工作机制,科学编制《全市新能源产业整体发展规划》,细化完善新能源布局、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和氢能产业发展等规划方案,研究制定新能源生产性服务业指导意见、新能源领域科技研发支持意见等意见办法,持续优化土地、财税、金融、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支持政策,组建专班强力推进,实现了全市新能源产业高位布局、高点部署、高效推进、高质落实。 二是突出项目建设,着力建设新能源发电大基地。聚焦“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发展理念,坚持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不断加大新能源项目争取力度,火电、光热、燃气发电、抽水蓄能、氢储能等调峰项目加快建设,电力外送、储能、调峰、消纳能力持续提升,多能互补、集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千亿级新能源全产业链大基地正在加速建设。特别是今年以来,围绕今年新增新能源装机6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200亿元的目标,持续加大协调推进力度,玉门昌马抽水蓄能项目和甘肃电投常乐电厂5、6号机组开工建设,玉门、金塔2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获得核准,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互促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是强化链式思维,全力打造新能源装备产业大集群。聚焦“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坚持把新能源优势资源与新能源产业链构建一体考虑,制定出台《关于酒泉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实现倍速发展的意见》,积极融入全省“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用优势风光资源引进业界有影响、支撑带动力强的装备制造、电力消纳和关联产业链的龙头企业,着力打造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智慧电网6条装备制造产业链,浙江运达、广东明阳、浙江正泰、中复碳芯等项目建成投产,广东欧昊、阿特斯光伏、宝丰集团多晶硅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日月重工二期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风电整机实现本地化生产,欧昊集团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首线正式投产,光伏装备上下游产业链条已全面打通。酒泉经开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全产业链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典型经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四是紧盯前沿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大升级。认真学习研究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政策新要求,实时关注行业技术前沿和发展方向,深度研究国家氢能发展规划,探索发展氢能源装备产业,落地建设光伏制氢、氢燃料电池生产等重大项目,填补了氢能装备制造产业的空白。着力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推广应用、试验示范类企业及项目,加快引进高质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扩大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规模,着力增强电力消纳能力。加速推进绿电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绿电园区认证,积极引进发达地区需要绿电认证的先进制造企业入驻园区,抢占绿电供应链市场,以低价绿色电力反哺装备制造企业,成为全省探索新能源电力直供的先行者,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创新要素日趋集中、市场活力竞相迸发的新能源产业集聚新业态。 五是加强要素保障,持续优化新能源产业发展大环境。坚决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牢固树立“大干大支持、多干多支持、不干不支持”鲜明导向,持续加大新能源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分链条建立招商目录和项目清单,聚焦重点区域持续开展小分队招商,不断深化与各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形成了项目集中突破带动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简化审批程序,建立从项目前期、要素保障、落地服务的快速反应通道,深化项目代办服务,开展签约项目“落地清零”行动,落实“不来即享”政策机制,全过程提供“保姆式”服务,实现营商环境大改善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质效大跃升。全面加大新能源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力度,着力引进关联性强、影响力大的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新能源产品设计、咨询、认证、检验检测、运维、数据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壮大,后运维服务业取得实质性进展,辐射西部地区的新能源生产性服务圈和大数据中心正在加速构建。